據(jù)本港媒體星島日報報道,《哈軍工傳》作者藤敘兗日前在網上撰文,對于哈軍工(即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)舊同學、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涉貪落馬感到“惋惜”,并透露徐90年代初到北京時相當清廉,連同學贈送的冷氣機都不敢收。
藤敘兗憶述,一九六三年他和徐才厚一起從大連坐火車北上哈軍工。
當時徐“黑黑瘦瘦”、“說話靦腆”,是個“老實巴交的學生”,沒甚么突出才華。1970年,徐到沈陽軍區(qū)參軍,一直“聽話低調”。80年代,軍隊大力提拔知識分子出身的軍官,命運把他圈進高升的那一撥人中。
1992年徐才厚從東北調至總政治部擔任主任助理,藤敘兗說,在香港的舊同學劉蘇民去北京看徐,發(fā)現(xiàn)家里只有電風扇,夏天熱得流汗,主動說從香港送他一臺冷氣,徐才厚嚇得直擺手:“不行不行,首長家里都沒有裝空調呢,我哪敢!”
藤敘兗說,徐才厚的身敗名裂是咎由自取,但“反貪的關鍵是治本而非治標?!?
徐才厚被開除黨籍,解放軍四總部、??铡⒍?、七大軍區(qū)等紛紛表態(tài),稱中央的決定。
以下為藤敘兗回憶文章(有刪節(jié)):
昨晚央視公開宣布黨中央的決定:原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將因為貪腐被開除黨籍。一年來關于他的“網絡謠言”被證明是真的。中國網絡立即掀起新一輪沖擊波。如此高官轟然倒掉,的確令人震驚。
我一草民當然衷心擁護習主席打老虎打蒼蠅的決策。但作為徐才厚的哈軍工老同學,不免深感意外、痛心和惋惜。
記得1963年8月,我們大連市14位考上哈軍工的高中畢業(yè)生一起上火車,大連8中的徐才厚就和我坐在一起。黑黑瘦瘦的,說話還有點靦腆。開學后,我們都分在電子工程系,不是一個班,但常在一起上大課。我經常在路上碰到他,兩個大連老鄉(xiāng)自然要聊聊天。我知道他在大學五年是個老實巴交的學生,連班干部都不是,幾乎回憶不出他有什么突出的才華。
“四清”運動后回到學院,一次在大操場見面,他知道我入黨了,曾表示,自己入不了黨,挺郁悶的。文革亂世,他基本逍遙,沒有參加任何過激的活動。到黑龍江的北大荒39軍鶴立農場“接受再教育”的一年三個月,他的表現(xiàn)也不錯。
1970年春重新分配,我們在鶴立農場互相道別,他是全學生營約十多個到沈陽軍區(qū)參軍的同學之一,他出身工人家庭,屬于根紅苗正,政治可靠。我們都羨慕他們能重穿軍裝,畢竟那個時代我們對從軍是很向往的。
我分在中科院科研所搞科研,徐才厚在部隊多年是個基層干部,聽說一直謹慎小心,是個聽話低調的本分干部。但1980年代初軍隊大力提拔知識分子出身的主官,他本來要轉業(yè)回大連,一下子機遇臨頭,命運把他圈進高升的那一撥人中。后來,他的仕途順風順水,從長春進北京后,直看得我們眼花繚亂。20年來官越作越大,最后當了上將,軍委副主席,乖乖喲,成為哈軍工同學里非紅二代的寒門子弟在軍方地位最高的人。我們曾為他高興,以他為榮,也期望他能為我軍的現(xiàn)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然而世事難料,人生多變?,F(xiàn)在徐才厚蓋棺定論竟是個大貪官!歷史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。他的人生是一種值得我們認真反思的悲劇人生。
昨晚天氣燥熱,輾轉反側睡不著,我在內心里向已經下了地獄的徐才厚大聲喊道:才厚老同學,你怎么混成如此下場呀?你怎么如此糊涂昏聵呀?你要那么多的錢和房子干什么!一日三餐,一張三尺床,人生足矣!生不帶來死不帶走,這個淺顯道理你難道不明白?
陳毅元帥有詩曰: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。黨與人民在監(jiān)督,萬目睽睽難逃脫?!?,高級干部們應該讀過的呀。
我在想,一個人變壞是有個過程的,不能說他一開始就是壞人。徐才厚要是個壞蛋,怎么會一路綠燈地嗖嗖嗖提拔上去?
在香港的老同學劉蘇民告訴過我,徐才厚的家剛搬到北京的時候,蘇民去看他,發(fā)現(xiàn)家里只有電風扇,大夏天熱得流汗,蘇民說,我從香港給你發(fā)一臺空調吧,徐才厚嚇得直擺手:“不行不行,首長家里都沒有裝空調呢,我哪敢!”說明他當時的心態(tài),還比較謹慎,考慮到自律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