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冬又名天門冬,屬百合科,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,入藥部分為天冬塊根。具有養(yǎng)陰生津,潤肺清心的功能,主治肺燥干咳,頓咳痰黏、虛勞咳嗽、心煩失眠、內(nèi)熱消渴、腸燥便秘等癥。多年來由于對野生天冬的大量采挖,生長量小于采挖量,人工栽培規(guī)模極小,造成藥用天冬短缺,價格連年上漲,達到40元/公斤以上,種植天冬效益明顯,每年畝收益可上萬元,人工栽培天冬已成為農(nóng)民增收一條有效途徑。 一、成苗要求。要求成苗為高度30— 50cm ,有根塊3—4個,每個根塊長 6厘米 ,粗 0.5厘米 以上,葉色深綠,健壯無病。達到成苗標準的天冬,移栽成活率高,成活后抗旱能力較強,一些冬季無水澆灌的地方能安全越冬,利于第2年生長發(fā)育。 二、種子的采集與貯存 1、采集 每年9-10月份,天門冬果實成熟,果皮由綠變黃,種子變黑時即可采摘。采摘過晚,種子脫落;若過早,種子不飽滿,發(fā)芽率低。 2、貯存 采回果實后搓去果肉,清洗干凈,選擇籽粒飽滿,顏色黑亮的作種,秋季可以直接進行播種,也可將種子混于濕沙或濕土中貯存?zhèn)溆?。用沙貯存種子,種子與濕沙按1∶2的比例混合裝入紙箱中,厚度 30cm ,上面蓋一層3— 5cm 厚的濕沙,壓實。將貯存種子的紙箱置于室內(nèi)陰涼處保存,并保持濕度,不能讓沙干燥,注意防鼠,用于次年春季播種。采回的種子為便于保存,也可帶果皮晾干,置于風通風處保存,待次年春季,搓去果肉播種,但種子發(fā)芽率會有所降低。 三、選地與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、土質(zhì)肥沃,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或富含有機質(zhì)的土地作苗床地。播種前1個月,深翻土地,每畝施2000— 3000千克 腐熟農(nóng)家肥,復合肥 50kg 作底肥,用50%多菌靈 3kg 消毒。整細整平土地后,做成寬 130厘米 的廂面,溝寬 30厘米 ,溝深 20厘米 。 四、播種期 春季播種,在3下旬—4月初播種;秋季播種,在9—10月,種子采摘后,除去果肉立即播種。 五、播前種子處理 將種子置于較大的盆內(nèi)加入1%的洗衣粉水,用麻布片揉搓種子,搓去外種皮黑色部分,直至種子變?yōu)榘咨缓髶瞥鱿磧?,晾干種子表面水分,即可播種。 六、播種 廂面橫向開小溝,溝心距15— 20厘米 ,播幅 5厘米 ,溝深 3厘米 ,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(nèi),粒間距2 -3厘米 ,每畝用種量 10千克 左右,播后蓋一層厚 3厘米 的細土,再蓋松毛或稻草,然后澆透水。 七、田間管理 1、澆水 苗床每隔2—3天澆水1次,保持廂面濕潤。出苗后控制水分,逐步減少,注意煉苗。 2、搭棚遮陰 天冬播種后在 20℃ — 25℃ 時,經(jīng)15天左右即可出苗。出苗后及時揭去覆蓋物,搭棚遮陰。 3、及時除草、施肥 肥料以腐熟的人畜糞肥為主,如肥料的含氮量較低,可以添加少量尿素,每 50kg 糞水宜加尿素0.1公斤。肥料不能與苗接觸,距苗5厘米以上,每次每畝用清糞水1000— 1500kg ,每隔3個月可追肥1次。 4、苗期病蟲害防治 天冬苗期的主要蟲害有地老虎、蟋蟀、蚜蟲等,病害主要有紅蜘蛛、立枯病等。地老虎、蟋蟀可用90%敵百蟲拌炒香的米糠或麥麩制成毒餌誘殺;蚜蟲、紅蜘蛛可用40%樂果乳油兌水噴灑防治;立枯病可用敵克松兌水噴霧防治。經(jīng)1-2年培育后即可定植。
天冬苗,天冬種子麗江天冬育苗示范基地常年自繁自育,順應(yīng)市場貨源,近段時間供求平衡,行情繼續(xù)走穩(wěn),現(xiàn)天冬價格玉林家種含硫貨52-55元,無硫貨60-65元。歡迎咨詢洽談15331636568 15987959852,聯(lián)系人:趙先生
聯(lián)系時請一定說:在云南鑫燎三農(nóng)網(wǎng)上看到的信息,謝謝!
歡迎舉報虛假,欺詐信息,請聯(lián)系客服或郵箱:ynsnw0871@126.com